三下乡|学习党史 凝心铸魂

作者:时间:2024-08-23点击数:

广东金融学院学生社团联合会三下乡社会实践队绚烂金融红旅队以学习党史,凝心铸魂为主题,通过线下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鱼灯”的发展,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线上深入学习红色文化主题课程传承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红色文化,发扬红色精神。

01云端启航,顺德之旅拉开序幕

7月13日,我们全体成员在线上齐聚,共同参加了开营仪式。仪式上,我们不仅学习了“鱼灯”这一顺德非遗文化的基础知识,还聆听了关于顺德红色革命基地事件的生动介绍。那一刻,我们的心已经飞向了那片充满魅力的土地,期待着即将到来的实践之旅。

02中国共产党顺德县支部展示馆

7月14日,我们全体成员来到了佛山市中国共产党顺德县支部展示馆。这里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每一件展品都诉说着革命的故事。我们仔细参观,认真聆听讲解,重温革命先烈的事迹,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不怕牺牲的英勇气概,热爱人民的崇高情怀。

建筑历史

1924年11月14日,省党团联席会议决定“顺德成立党支部”。随后,中共顺德县支部正式成立,下设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国民运动委员会,李民智任支部书记,党员有龙乃武、郭竹朋、罗享、郭新、卢达云、李伯廉,均是由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顺德支部的团员转来的。县支部设在高社巷3号(即大良镇北门梯云里右边第二间民房)。这是广东省最早建立的四个县支部之一(另外三个在新会、广宁、鹤山)。中共顺德县支部积极组织和领导开展顺德工农运动,发展基层党的组织。至1927年春,中共顺德县支部建立大良、陈村、水藤等14个基层党小组,共有党员164名。1927年“四一五”反革命政变后,国民党反动派四处搜捕和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党组织受到严重损失,各地党员在白色恐怖中被迫分散隐蔽。广东区委派薛耀英、邱祥霞到顺德重建党的组织,于1927年7月在伦教霞石召开党的会议,建立了中共顺德县委。为全面展示中共顺德县支部领导顺德民众进行国民革命的曲折光辉历程,顺德文秀社区党委在中共顺德县支部遗址附近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顺德县支部展示馆。展示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了中共顺德县支部的历史。

03 清晖园 7月15日,我们来到了清晖园。这座岭南园林的瑰宝以其精巧的布局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了我们的目光。我们漫步在园中,欣赏着假山、池塘、亭台楼阁和四季花卉,感受着岭南园林的独特魅力,仿佛置身于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之中。

建筑介绍清晖园,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大良街道清晖路23号,是始建于明代的岭南园林建筑,占地面积为2.2万平方米,与佛山梁园、番禺余荫山房、东莞可园并称为岭南四大园林。清晖园主体建筑包括有船厅、碧溪草堂、澄漪亭、惜阴书屋、真砚斋、状元堂等。园内植物200多种,且有多棵百年古树、中外名木。清晖园曾为状元府邸,也曾为大良龙氏的家园,这些居住在清晖园的家族走出了不少历史名人。清晖园是中国十大名园、广东四大名园之一,还是中华文化传承基地,佛山新八景之一,顺德新十景之一,其构筑精巧,布局紧凑,建筑艺术颇高,建筑物形式轻巧灵活,雅读朴素,庭园空间主次分明,结构清晰。利用碧水、绿树、古墙、漏窗、石山、小桥、曲廊等与亭台楼阁交互融合,集中国古代建筑、园林、雕刻、诗书、灰雕等艺术于一身。清晖园的文物有李兆洛、李文田、何绍基等大家的书法。 2007年12月7日,清晖园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3年,国务院核定公布清晖园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名人介绍黄士俊(1570年—1661年),字亮坦,一字象甫,号玉嵛,广东广州府顺德县甘竹右滩(今佛山市顺德区杏坛镇右滩村)人,顺德建县以来第一位状元,清晖园最早的主人。明万历三十五年丁未(1607年),殿试第一、状元及第,任修撰。历官宫谕少詹,升礼部侍郎。崇祯九年(1636年)晋升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阁担任宰辅(行相事)。历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少傅兼太子太傅。后相永历帝,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卒于家,享年91岁,谥文裕。黄士俊是明代岭南状元中官位最为显赫的一个。

04西海抗日烈士陵园实践学习

7月16日,我们怀揣着对历史的敬畏与对知识的渴望,踏入了西海抗日烈士陵园这片神圣的土地。这里,每一块墓碑都是一部英雄史诗。

我们沿着历史的足迹,逐一参观烈士纪念碑、纪念馆,通过珍贵的图片、文物和感人的故事,深切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所付出的巨大牺牲。他们的英勇事迹,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我们的心灵,也激励着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此次实践学习,不仅是一次对历史的回顾,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我们将把这份红色记忆深深刻在心中,化为前行的动力,努力学习,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让我们携手,共同书写新时代的辉煌篇章!

05伦敦678文化街

7月17日,广东金融学院学生社团联合会三下乡社会实践队绚烂金融红旅队前往伦教678文化街参观游学。678文化街的命名蕴含三重寓意:

长度寓意该街总长约678米,直接以长度命名,简洁明了。

年代寓意该街保留了大量建于上世纪60、70、80年代的建筑物,这些建筑见证了顺德伦教的历史变迁,因此“678”也代表着这三个年代的记忆。

吉祥寓意“678”在粤语中谐音“录取吧”,寓意着吉祥和美好,因此也被赋予了“金榜题名”、“学业有成”的美好寓意。

游览到底,认为伦教678文化街是一条集历史文化、艺术展览、美食体验于一体的特色文化街区。它以独特的命名方式、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游学。在这里,我们感受到顺德伦教的文化底蕴,品尝了地道的顺德美食,享受到一次难忘的实践活动。

06顺德鱼灯馆 7月18日,我们广东金融学院学生社团联合会三下乡社会实践队绚烂金融红旅队前往顺德鱼灯馆体验学习。

手艺传承与文化领略

鱼灯馆提供全手工的鱼灯制作体验,从扎竹架、糊彩纱、扪纱到上色描鳞片,全程由手艺人老师指导,我们亲身体验这一传承了千年的手艺。

此外,我们还走访了当地社区和居民家庭,与他们交流互动,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顺德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顺德鱼灯馆是传承和展示顺德鱼灯文化的重要场所,通过提供鱼灯制作体验、举办文化讲座和展览等活动,向公众普及鱼灯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及文化内涵。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顺德独特的水乡风情和历史文化氛围。

07心怀感恩,赓续奋斗 7月19日,我们在线上举行了结营仪式。大家借非遗鱼灯之光,学习党史辉煌。鱼灯舞动,仿佛历史的长卷徐徐展开,我们沉浸其中,深刻感悟党的百年奋斗历程。这次顺德三下乡之旅是一次凝心铸魂之旅,党史不再局限于书本中的文字,而是在鱼灯的摇曳中鲜活起来。非遗鱼灯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一个缩影。我们深知,学习党史不仅是对过去的缅怀,更是为了在新时代凝心铸魂,汲取力量,以更加坚定的步伐迈向未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感谢这次顺德三下乡之旅带给我们的宝贵经历和深刻感悟。我们将把这份经历转化为前进的动力和学习的热情,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精神。期待有一天能够再次踏上顺德的土地,继续探寻那些未完的故事和未见的风景。

广东金融学院团委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