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者协会|五一劳动节创意大赛活动回顾

作者:时间:2024-05-29点击数:

活动总结

4月28日—5月15日,大学生创业者协会以“劳动创造幸福”为主题举办了五一劳动节创意大赛活动。旨在通过作品的创作,展示出劳动者的风采和力量,传达出对劳动精神的颂扬,让参与者更深入地理解劳动的价值,感受劳动者的辛勤与付出,从而激发大家对劳动的热爱与尊重,弘扬劳动精神。同时,通过创作活动,提高参与者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创作水平,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活动回顾

优秀作品展示

《浇灌汗水智慧,绘就美好生活》金融与投资学院赵郭月

劳动成就梦想,奋斗开创未来。劳动是一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本能,是一种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坚持,是一种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喜悦。劳动创造了历史,劳动创造了未来,中国的今天,正来自于亿万群众的辛勤劳动与创造。

征途漫漫,劳不可缺。宋庆龄说过:“知识是从刻苦劳动中得来的,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果。”平凡孕育伟大,劳动创造价值,生活的美好,社会的进步,无不源于平凡艰辛的劳动。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是通向伟大梦想的进步阶梯。张载曾言:“人生在勤,不索何获?”诚哉斯言,世上没有不经沉潜即可获得的成就,没有不去劳动即可获得的丰收,没有不去追求即可获得的超越。于其身如此,于其智亦如此。人的伟大其实就在于会劳动,能劳动和爱劳动,没有劳动的人生是毫无意义的,能体现劳动的生活是充满幸福的。

天道酬勤,力耕不欺。我们为什么要说劳动光荣?明明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也许大概是因为每一份劳动都在让生活变得更好吧。今天的太阳跟昨天没有什么不同,但环卫工人会把今天的马路打扫的比昨天更干净,早上广场的钢铁雕塑会在晨光里闪闪发光,十字路口的车辆繁忙却井然有序,早餐店里有包子的香气,街边橱窗上架了新一季的衬衣,远处吊塔修饰着天际线的形状,地铁里挤满了忙碌的身形,幼儿园里的孩子们咿咿呀呀,写字楼里的白领还在争论不休,劳动对于我们而言不是什么了不起的行为,但我们却一起组成了了不起的城市。我觉得我们每一个人的辛勤劳动都是为创造奇迹做准备,就像鲁迅说的:“伟大的成绩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的,有一份劳动就有一份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劳动,是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从万里长城的每一块墙砖,凝结着劳动人民的血泪和汗水;从都江堰的水利工程,包含着勤奋思索与艰辛劳动;从京杭大运河沟通的五大水系,见证了劳动人民的艰苦和卓越;从秦始皇兵马俑的雄伟队列,演绎着威武强盛的传说和梦想,从古老的“四大发明”,劳动生长着智慧和力量。劳动,这个闪光的名词,不因卑微的汗水而抹黑;劳动,这个朴实的字眼,在咸涩的汗水里浸染而发亮。挥别缤纷的四月,迎接蓬勃的五月,我们也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国际劳动节,每一个拼搏奋斗的追梦人都值得我们致敬,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演绎着不平凡的故事,在人生的道路上以劳动不断努力求索。他们用勤劳的双手,托起伟大的中国梦,让青春的激昂,在劳动中闪闪发光,让奋斗的汗水,在时代中无怨无悔地绽放。“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泉源。”唾手可得的事物不易长久,无所作为的日子空虚寂寞,松懈懒散的岁月荒芜虚度。我们用劳动创造价值,用劳动书写精彩,用劳动亦能成就光荣。为其任重道远,我们的人生才有夏的施肥、冬的休整。不要试图给你的生命增加时间,而要向时间赋予生命。鲁迅先生也曾说:“伟大的成绩和辛勤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在出来。”所以要永远相信,越努力越幸运,越劳动越幸福,不要为了暂时的困难而退缩,更不要太在意短期内的结果,努力到了一定程度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收获。劳动精神,雕琢时代。“人生在勤,勤则不匮。”勤于劳动,热爱劳动是根植于中华儿女内心深处的优秀文化基因。在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的历程中,以劳动模范为代表的广大劳动者辛勤耕耘,砥砺奋进掏粪工人时传祥“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铁人”王进喜“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做着“禾下乘凉梦”充实天下粮仓..…….不同的岗位,同样的精神,他们以创造、创新、创业的激情,在劳动中成就了自己的价值,共同奏响了劳动最光荣,奋斗最幸福的时代强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礼赞劳动创造,讴歌劳动精神,勉励广大劳动者勤于创造,勇于奋斗。我们要大力弘扬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光荣传统,以劳动奏强音、促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事业。

《劳动创造幸福》财经与新媒体学院卢芝茵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热爱劳动是关乎人类生存根基和社会发展根基的大命题。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开篇即提出劳动是国民财富的源泉,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更进一步提炼了劳动的意义。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劳动精神指的是广大劳动人民在劳动过程中秉持的劳动观念、价值理念以及展现出来的劳动态度、精神风貌。劳动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国家繁荣、民族强盛、人民幸福的强大精神动力,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思想内涵。雨果曾言:“未来将属于两种人:思想的人和劳动的人,实际上,这两种人是一种人,因为思想也是劳动。”换言之,劳动者始终主宰着时代。“全国劳动模范”申纪兰,耄耋之年虽步履蹒跚,但干起活来仍充满力量,“勿忘人民、勿忘劳动”成了她对人生的一种诠释。1944年,13岁的黄宝妹为了赚钱养家进入一家日资纺织厂,一天工作12个小时,动作稍稍慢一点就要遭受一顿毒打,受尽了资本家的剥削。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剥削工人的抄身制被废除,她才感受到了自由。为了报答祖国,黄宝妹积极入党,将满腔热情投入到生产劳动中。她说:“要么不做,做就要把它做好。”在工作过程中,她不仅创造了“单线巡回、双面照顾、不走回头路”的合作路线,让工作效率翻了两倍;还首创“逐锭检修”法和集合器,有效减少飞花浪费。因为出色的技能,黄宝妹被评选为全国劳模,还被邀请去拍电影,于是不少人建议她就此“弃工从影”,但黄宝妹没有丝毫动摇。她相信专业精神,认为自己的专长是在车间里工作,而不是当演员。黄宝妹一直在车间工作到了退休,满足地说:“这是我喜欢的工作。”这位老人用一生诠释了对劳动的热爱,为建设祖国无怨无悔,“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未来。劳动者平凡,却创造出不凡,致敬每一个劳动者,礼赞每一个劳动者!

《劳动兴邦》法学院李育标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没有身体的劳动,就没有休息的乐趣;没有精神上的努力,也不会有认识生命的喜悦。”劳动可贵,懒惰可耻,唯有劳动才能斩去内心不安的彷徨,在寂静的夜里也不会孤单颠沛流浪。劳动之风吹拂九州,留下一片灿烂,由古至今,从郑国渠、都江堰至万里长城;从大庆油田,武汉长江大桥到深圳的高楼大厦,无一不昭示劳动二字,炎黄子孙以己之心花,奉灼灼之国华。劳动是个人品质的体现。焦裕禄兢兢业业,一心为民成为党的好干部;钱学森于荒漠中寻奇迹,潜心钻研成元勋;袁隆平田间耕耘十余载,淡泊一生成国士;谢军建北斗遨游万仞,定级八方之位;南仁东凭天眼凝望苍穹,探索宇宙奥秘....不过冰山一角,每个诠释劳动的人都值得歌颂。劳动升华人的品质,这些人也都以国为本,劳动兴邦,以萤烛之躯增辉日月,以实干精神平天台之倾,风光走过人生一场,不惧年华岁月长。劳动是和谐社会的果实。和谐社会中总有人去劳动,而劳动又有区别,但并不对立,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都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二者相得益彰,无贵无贱,都为劳动者,应摒弃“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腐儒思想,多为未来拼搏,多为梦想奔波,劳动光荣,尊重劳动,才能使社会欣欣向荣,才能使民族繁荣富足。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一份职业都很光荣。”民生在勤,勤则不匿,劳动是社会财富的来源,可使国家经久不衰。劳动是国家昌盛的铁证。“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国家的栋梁是劳动者顶起来的,一代代航天人,薪火相传,“神舟”腾飞,从未停滞;中国人民解放军视死如归、赴汤蹈火,守护人民岁月静好;无数的科研工作者们,初心不改,三秋一日,乘风破浪;中国外交部藐昆仑,笑吕梁,磨剑数年,挺山河脊梁.....这些人敢叫日月换新天,勤勤恳恳,姝染此生终不负,深藏功名平涟漪,国家因他们光荣。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清扫教室,本就应我们所为,何必辩得热火朝天?趁着风华正茂,让风霜雪雨来淬炼青春,为国前驱,为民效命,以劳动之手拂去青春的傲气与浮躁,对弈平凡,前路虽泥泞,但谁说过污泥满身的不算英雄?“漫漫征途,唯有奋斗”吾辈青年应冲破桎梏,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劳动作马,初心作缰,远赴惊鸿之宴,冲破云翳,踏破尘寰,令漫天璀璨!

《劳动的颂歌:小镇的五一庆典》金融数学与投资学院叶倩君

在一个明媚的春日早晨,阳光洒满了小镇的每一个角落。在这样一个充满活力的日子里,小镇的居民们正忙着准备一年一度的五一国际劳动节庆祝活动。今年的主题是“劳动创造幸福”,一个意在展示劳动之美和其带来的幸福感的主题。李明是一名普通的工厂工人,但在这一天,他和他的同事们成了小镇的主角。他们准备通过一系列的表演和展览来展示他们日常工作的艺术性和重要性。李明特别擅长木工,他决定制作一件精美的木雕来展示他的技艺。几周前,李明开始策划他的作品。他选择了一块优质的樟木,用心感受着木材的纹理和温度。在他的工作台前,他仔细地勾勒出设计图,每一笔都透露着他对工艺的尊重和热爱。随着锯片在木头上划过,一朵朵木屑飘落,李明的作品也逐渐呈现出来。他雕刻的是一群劳动者在田野中劳作的场景,每个人的动作都栩栩如生,仿佛他们在欢歌笑语中庆祝劳动带来的丰收。与此同时,小镇的学校也不甘落后。艺术老师张老师带领学生们准备了一场以“劳动创造幸福”为主题的画展。孩子们的画作充满了色彩和想象,从农民伯伯的宽阔背影,到城市建筑工人高高在上的身影,每一幅作品都是对劳动者的赞歌。终于,庆祝的日子到来了。小镇的中心广场装饰一新,彩旗飘扬。李明的木雕作品被摆放在显眼的位置,引来众多居民的驻足欣赏。他们中有的人是曾经的工友,有的是好奇的孩子,还有的是对手艺感兴趣的年轻人。李明耐心地解释着他的创作过程,他的眼中闪烁着对工艺的自豪。张老师和她的学生们也在画展区忙碌着。孩子们的画作被整齐地展出,每一幅作品旁都有详细的解说,讲述着画中人物的故事和劳动的意义。参观者们被孩子们的创意和真挚的情感深深打动,不时发出赞叹。随着活动的进行,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在广场上弥漫开来。人们在这里交流着各自对劳动的理解和体会,共同感受着劳动带来的快乐和满足感。老人们回忆起年轻时辛勤的劳作,年轻人则从中汲取着对未来的启示和动力。当太阳渐渐西沉,庆祝活动也接近尾声。李明站在他的木雕作品旁,心中充满了成就感。他知道,通过他的手艺,他不仅创作出了一件艺术品,更重要的是,他传达了劳动的尊严和美丽。而小镇上的每一个人,无论是参与者还是观众,都在这一天重新认识到了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劳动创造幸福”,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每一个辛勤劳动者的真实写照。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小镇的居民们通过各自的方式表达了对劳动精神的尊重和颂扬,共同营造了一个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让这个节日成为了一个连接过去与未来,连接个体与社会的桥梁。


获奖名单

1李育标231565411

2赵郭月221511326

3张芯231539109

4叶倩君211527108

5卢芝茵231605125

广东金融学院团委 版权所有